|
汉族,是大中华地区的主体民族,属于东亚人种,在世界其他地区亦有分布,如缅甸果敢族、越南艾族、明乡人,也属于汉族的分支。汉族总人口超过13亿,占世界人口约18%,以人数而言,目前是世界第1大单一族群,其总生育率一、、低于世代更替水准。汉族在古代曾经有中国人、明人、汉人、汉、唐人、华人、秦人等谓称,依据上古传说,汉族是炎帝、黄帝2个部落的后裔,故今又称炎黄子孙。其他民族对汉族的称呼有Han Chinese、Китайцы(语源为“契丹人”)、漢族(한족)、漢民族、桃花石等。
彝(yí)族(彝语北部方言:ꆈꌠ),主要居住于中国西南地区,少数分布在越南、老挝等东南亚地区,总人口约900多万人(2010年)。中国大陆现有彝族9830327人(2020年),为中国第七大少数名族。中国彝族聚居区和人口主要分布于云南、四川和贵州三省,其余各省市区也均有散居分布。在越南的彝族支系被称为“倮倮族“(越南语:Người Lô Lô),人口3307人(1999年),为官方承认的54个民族之一,分布在靠近中越边境的河江、高平和老街。缅甸、老挝、泰国等地亦有少量彝族人,部分居住地还留存有少许指路经和古彝文。
回族(小儿经:خُوِخُوِ,回回),中国民族之一,世居于黄河流域西北地带,由内蒙古至山西、陕西、甘肃,以至于新疆和中亚一带,混有蒙古人、波斯人、大月氏人、塞种人、粟特人、阿拉伯人,以至于羌族与藏族等不同血统。蒙古帝国时,以突厥人为主的中亚、西亚色目人,皆统称为回回,居住在黄河西北地带的突厥部落也被包括在其中。受中亚与西亚伊斯兰教传播的影响,许多回族成为穆斯林,伊斯兰教故称为回教。元代之后,由新疆至中国南方的所有穆斯林群体,不分血统,都称为回族,因此回族遍布全中国。其中,长期居住于中国本部的族群,除了伊斯兰教信仰外,其余部分已汉化,使用汉语,从外貌上与汉族难以区分。
白族是中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列中国第14大民族。云南、贵州、湖南三省是现代白族聚居地,历史上曾建立大理国。 白族自称“白伙”(白语:Baipho,白族)、“白子”(白语剑川方言:Baipzix,白语大理方言:Baipzi,白族男人)、“白尼”(剑川:Baipyvnx,大理:Baipnivx,白族女人),或者说白语的人(剑川:Baipngvpzix ho /pɛ̰˦˨ ŋv̰̩˦˨ ʦɿ˧ xo̰˦/,大理:Baipngvzzi ho)。史书上称为“白蛮”、“白人”,明代以后称为“民家”。在云南的历史舞台上有过重要影响。唐宋元时期云南历史上一度曾经出现过白族化的过程。
苗族(苗语湘西方言:Ghab Xongb(嘎熊)、Deb Xongb(大熊)或Deb Nceut(大楚);黔东方言:Hmub(姆)、Ghab nes(嘎闹);川黔滇方言:Hmongb;泰语:แม้ว / ม้ง;越南语:H'mông)是发源于远古长江中游,现今主要聚居于中国西南部及东南亚的民族。根据2020年中国人口普查,中国大陆有苗族1100多万人,占苗族总人口的70%以上,为中国第五大民族。中国以外主要为苗族蒙人,在越南和寮国有200多万人口,在美国约有30多万人口。
哈尼族是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列中国第16大民族。云南是哈尼族世居地。哈尼族主要分布于云南西南部礼社江下游红河西侧哀牢山区新平、镇源、墨江、元江、红河、元阳、绿春、金平、江城等县。山东、江苏、湖南、四川和广东五省哈尼族人口均超过千人,其余各个省市区及现役军人中均有哈尼族人口分布。中国哈尼族使用哈尼语,原无文字,1957年创制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文字。哈尼族先民为羌族,在海拔2500米山区閞垦梯田,种植水稻。哈尼族(越南语:Người Hà Nhì / 𠊛何贰)也是越南54个民族之一,。哈尼人的一支阿卡人在缅甸、泰国、寮国有分布。
回族(小儿经:خُوِخُوِ,回回),中国民族之一,世居于黄河流域西北地带,由内蒙古至山西、陕西、甘肃,以至于新疆和中亚一带,混有蒙古人、波斯人、大月氏人、塞种人、粟特人、阿拉伯人,以至于羌族与藏族等不同血统。蒙古帝国时,以突厥人为主的中亚、西亚色目人,皆统称为回回,居住在黄河西北地带的突厥部落也被包括在其中。受中亚与西亚伊斯兰教传播的影响,许多回族成为穆斯林,伊斯兰教故称为回教。元代之后,由新疆至中国南方的所有穆斯林群体,不分血统,都称为回族,因此回族遍布全中国。其中,长期居住于中国本部的族群,除了伊斯兰教信仰外,其余部分已汉化,使用汉语,从外貌上与汉族难以区分。
傣族(傣仂语:ᦺᦑ /tai˥˩/;傣阮语:ᨴᩱ/tai˧/;傣那语:ᥖᥭᥰ /tai˥/;泰语:ไทย或ไท;寮语:ໄຕ;掸语:တႆး),可指称泰老民族,在1949年中国建国前,称作泰族,后被中国官方称呼被改为傣族。傣族是中国大陆跨境民族之一,与百濮及百越中的滇越有关,与缅甸的掸族、坎底傣、寮国的主体民族佬族和泰国的主体民族泰族,印度阿萨姆阿豪姆人系出同源。 中国大陆境内的傣族,包括有傣泐(云南西双版纳、普洱)、傣阮(云南西双版纳)、傣龙(即掸族)、黑泰(云南金平)、傣痕(云南普洱)等等。
傈(Lì)僳族(傈僳语:ꓡꓲ‐ꓢꓴ ꓫꓵꓽ,缅甸语:လီဆူလူမျိုး,泰语:ลีสู่)发源于青康藏高原北部,是中国、缅甸、印度、和泰国的一个跨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中心在中国原来的西康省(即现今四川省西部及西藏东部之间的州县)和古代云南腾越州的坎底地区、江心坡地区(即现今缅北克钦邦的葡萄县,为中国传统线和英国麦克马洪线东段之间的未定界领土于1960年归属缅甸邦联而设立的)。
纳西族是中国西南少数民族,是古代羌人的一支(也融合了一部分小月氏后裔)聚居地分布于云南、四川和西藏的交界处的丽江及其毗邻地区,云南省为纳西族主要分布省份。中国(中国大陆)有纳西族总人口309,477人(2000年人口普查),列第27大民族,其中云南295,464人,占纳西族人口的95.5%,其余省市区均有分布。
滇剧是云南省的地方戏曲剧种之一。丝弦(源于较早的秦腔)、襄阳(源于汉调襄河派)、胡琴(源于徽调)等声腔于明末至清乾隆年间先后传入云南而逐渐发展形成的,流行于云南九十多个县市的广大地区和四川、贵州的部分地区。2008年6月7日,云南省滇剧院、玉溪市滇剧团、昆明市联合申报的“滇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昆明曲剧发源于昆明,是云南昆明市独有的汉族戏曲戏种,也是昆明现存唯一的本土剧种。它以昆明方言、扬琴说唱为基础,以朴实自然、接近生活的表现形式,被誉为云南艺坛的一朵清新诱人的山茶花。昆明曲剧现已基本完成了其戏曲化的进程,形成了以板腔体大调为主,曲牌体小调为辅的声腔体系,叙事与抒情并重,既明白如话又优美动听,既含蓄委婉又纯真质朴的音乐极富地域特色。
东川彝族口弦属于簧乐器,音色深厚、低沉,音量较小。通常为两部分组成,主体乐器是竹片制成,中间精心雕刻出长形的簧片;外壳为羊腿骨制作,筒状、做收纳乐器之用,体积小巧、携带方便。口弦音色低沉,能抑扬顿挫地表达各种思想感情,因而深受彝族男女的喜爱。口弦不仅是随身携带的乐器,更是一件富有民族特色的饰物,在古时甚至是作为定情信物传递,是彝族人民的情感符号,反映彝族人民的喜乐,现在主要用于表情达意。
“小葫芦笙舞曲”是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傈僳族群众较喜欢的一种舞曲,经过一代又一代傈僳人相传至今。小葫芦笙舞曲其主要用于庆典、节日、婚嫁等喜庆时候。如用于庆典、节日的跌脚调、打荞调、斑鸠吃水调;婚嫁奏,姑娘出门调、离娘调、讨亲调、哭嫁调等。小葫芦笙舞曲节奏明快、生动活泼、自然流畅,具有丰富的民族音乐韵味。2005年,被列为昆明市第一批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名录。
彝族三弦舞是彝族人民代代相传的一种民间舞蹈,在休闲或欢乐时,彝族人往往都会跳起它。不同地区和不同的彝族支系对三弦舞各有不同称谓,流传于阿细彝区的三弦舞称“阿细跳月”,流传于撒尼彝区的三弦舞称“撒尼大三弦”。三弦舞是一种群体性的舞蹈,男女都可参加,但跳舞时只有男子使用三弦,女子只是踏着节奏伴舞。长期以来,营造欢乐祥和气氛的彝族三弦舞一直在增强群体意识,促进民族团结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板凳龙舞,以戏耍为主的彝族民间舞蹈,道具是农家常用的四条腿木板凳。板凳上绑上一块红绸布,一头扎成花朵当作龙头,做成龙的造型来进行表演。舞蹈动作简单,不仅大人可舞,也适合孩童耍弄。“板凳龙舞”被列入昆明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板凳龙舞”唱的调子多种多样。随着当地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板凳龙舞”传人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很大变化,但人们骨子里仍保留着对祖祖辈辈传承的“板凳龙舞”的热爱,并将这一特色文化不断传承下去。
滇式风筝的技艺离不开传统风筝的“四艺”,即“扎、糊、绘、放”。简单地理解就是“扎架子、糊纸面、绘花彩、放风筝”。“滇式风筝”的特点是风槽特别深,角度特别大。而且每只风筝上都有一个“坠力面”,即在风筝底部设计出具有流线型的气流通道,致使升力越大,坠力就越大,因此保持了风筝适合的高度,不会忽升忽降。
云南围棋子制作技艺,主要分布于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和昆明市官渡区,以“云子”“永子”为典型代表的云南围棋子制作技艺。“云子”围棋是“云南围棋子”或“云南窑棋子”的简称,因棋子的外形优美扁平,且比较薄,故又得名“云扁”。“云子”围棋制作的生产工艺流程包括熔炼、滴子、退火、打磨、清洗、选子、上油、包装等。 “永子”围棋子制作技艺用料考究、技术精湛,为棋中上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在国际交流中,以“云子”为使者进行交友,又极具社会价值和国际交流价值,由于“云子”能经久耐用,具有收藏价值。
宜良孕育了一方竹编工艺流传发展的土壤。宜良竹编产生于明代。据了解,通过数百年的传承,宜良竹编工艺形成了比较规范的编制流程。云南宜良竹编编织纹样可以划分为四大类,第一类是平面编织,第二类是底部编织,第三类是复合编织,第四类是坐标编织。竹编工艺所展现的也是一种社会的民俗缩影,表现出当地百姓对生活的主观理解和对审美的认知。宜良的竹编有着质朴的自然美,它是当地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当地的百姓也崇尚大自然,推崇大自然,利用这片土地养育了自己,也维护着土地的一切。
昆明在建筑风格上受中原文化及西洋文化影响较深。在清末民初就形成一个集多元文化与本土文化融合的建筑体系,渐渐催生出昆明老城建筑风格,反映了昆明老城丰富多彩的传统建筑文化,体现了各民族之间的和睦相处。云南昆明的建筑风格独具特色,体现了彝族、白族、哈尼族等少数民族的建筑艺术。例如滇池的护国寺、昆明市中心的大观楼、昆明的文庙等。这些建筑体现了昆明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
昆明花灯流传于昆明城郊,早期的演出与会火(社火)结合,于春节、元宵期间活动,由灯会(灯班)组织。演出前要举行“迎灯神”仪式,并由管事向各处投送灯帖。演出队伍由彩灯领队,依次是过山号和文武乐队,狮灯笼队、武术杂耍队、高跷、旱船、跑驴、秧佬鼓、霸王鞭及彩妆的剧中人物或扮成“鹬蚌相争”“大头宝宝戏柳翠”等故事沿途表演,并向接了灯帖的人家祝贺,此种演出形式亦称“贺灯”,由于边走边演,群众称之为“过街灯”。
“龙泉探梅”作为“昆明新十六景”之一,是春城昆明最具代表性的一张花事名片。2017年被列入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类保护名录,黑龙潭公园更加注重深挖文化内涵、提升公园品质。自唐代“道安植梅”开始,如今的黑龙潭公园梅园是昆明面积最大、树龄最老、品种最优的梅园。园内还有云南特有珍稀名贵梅花品种23个。随着冬天的脚步,公园内近500亩的梅园,200余个梅花品种,一万余株地栽梅花,早已按捺不住与市民游客亲密接触的心情,纷纷暗香浮动。
彝族有着悠久而灿烂的历史文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传统节日就是火把节。火把节一般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举行,持续三天三夜,是彝族人民祭祀祖先、驱除邪恶、祈求丰收、欢庆团圆的盛大庆典。火把节是彝族传统文化中最具有标志性的象征符号之一,也是彝族传统音乐、舞蹈、诗歌、饮食、服饰、农耕、天文、崇尚等文化要素的载体;火把节对强化彝族的民族自我认同意识、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