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怀托摩萤火虫洞(Waitomo Cave)托摩萤火虫洞(Waitomo Cave),
也称萤火虫洞、怀托摩洞,位于新西兰的怀卡托的怀托摩溶洞地区,因其地下溶洞现象而闻名。地面下石灰岩层构成了一系列庞大的溶洞系统,由各式的钟乳石和石笋以及萤火虫来点缀装饰。

沿着洞中石阶而下登上河边的小船,你渐渐就会进入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中。导游会用手拉着绳索推动小船前进,只有轻轻的水声。不远,你就会发现前面的水面有光影摇动,其实你自己已处在一片“星空”之下,头顶似乎有条浅绿的光之河在流动。绿色的光点如满天繁星,闪闪烁烁。密集处层层叠叠,稀疏处微光点点。远远望去,仿佛观赏星罗棋布的万家灯火。“群星”倒映在水面上,如万珠映镜,美不胜收。萤光耀眼怀托摩萤火虫洞这是个有1.5万年历史的钟乳石溶洞。昏暗中一直走到洞穴深处,顺着导游耳语般的指点,你就会看到侧面岩石上一片绿白色微光。微光下是无数条长短不一的半透明细丝,从洞顶倾泻而下。每条丝上有许多“水滴”,极像晶莹剔透的水晶珠帘。原来,这些萤火虫在幼虫期不仅能发光,还能分泌附有水珠般黏液的细丝,洞内昆虫循光而来,撞到丝上就动弹不得。萤火虫幼虫便爬过来美餐一顿。美丽荧光下的水晶珠串,竟是危机四伏的“垂钓线'。

新西兰的萤火虫生命周期为一年。幼虫会发光吐丝,其荧光随着年龄增大变得愈加明亮。幼虫经6至9个月变成成虫。奇怪的是,成虫有翅膀却没有嘴巴,无法进食,也不会飞。只是疯狂地交配产卵,直至筋疲力尽。2到3天后,它们会用尽最后一点力气撞向幼虫的丝网,舍身给自己的后代作食物。这些小精灵与世界其他地方的萤火虫不同,对生存环境的要求近乎苛刻,遇到光线和声音便无法生存。只在新西兰和澳大利亚发现了这种萤火虫。人们无法在影视作品中欣赏到,连旅游宣传照片也屈指可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