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花疫苗

最早出现的天花预防法为接种(又被称之为“人痘接种术”以便与后来出现的天花疫苗加以区分)。根据为数甚少的梵语文献记载,古印度早于公元前1,000年采用了这个方法。接种者吸入已被磨成粉末的皮痂,或使用沾有这些皮痂的利器刮破皮肤。中国则最早于公元10世纪(北宋时期)开始采用接种法;到了16世纪(明朝)已是深入人心。成功接种的人可建立持久的免疫力,因患上天花而死的机会亦会降低;若失败,接种者会染上天花,并可能散播病毒。

现代型天花疫苗组件(稀释液、痘苗病毒液、岔针)。我國目前儲備之牛痘疫苗為「凍結乾燥痘苗」,係將痘病毒(Vaccinia virus,英國Lister株)接種於綿羊表皮所得之高力價痘漿,經精製並真空凍結乾燥而成之微黃色或灰白色粉團,復原後為灰白色之混濁懸浮液並含0.4w/v%以下之石炭酸為保藏劑。本品經過嚴密之試驗,確知其效價及安全性均符合中華藥典之規定,並經國家檢定合格,為天花之免疫製劑。


现今采用的天花疫苗内含活痘苗病毒。它们透过双头针被植入皮肤(通常是上臂)。针会在数秒内刺入皮肤数次。若疫苗被成功植入,伤口会在3-4天里出现又红又痒的肿块,一周只需七天。过往案例显示,疫苗的有效率为95%;对首次接种者的有效期为3-5年。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欧洲进行了一项旨在研究天花死亡率与疫苗接种期关系的调查。结果发现:曾在10年内接种疫苗的人士因患上天花而死的机会为1.3%;11-20年的为7%;20年以上的为11%;不曾接种的则为53%。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