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历程 |
远在战国时代的秦国境内(陕西省),筝就已经流行,当时称为“秦筝”,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因此,人们又称“筝”为“古筝”。。此后,又流传到了河南、山东、广东、浙江、内蒙古等地。由于历史的变迁和地域的影响而造成了地方风格、演奏技法等的不同,并因此形成了当今各种不同的古筝流派。 |
春秋战国时期:五弦筑身 | 五弦筑 | 古琴 |
西周末期,流行于秦地民间的是竹制五弦筑身的筝。最初的筝,与琴、筑、瑟等乐器区别甚微,统为琴系列,并有筝源于筑之说。 |
三国时期:木制瑟身 | 瑟 |
筝起源于筑,而后来的发展却深受瑟的影响。三国时期,古筝已完成了由竹制筑身转为木质瑟身的过程,由于共鸣箱加长增大,张有12弦,所奏之曲已非常悦耳动听,有着极强的表现力。 晋朝傅玄《筝赋·序》:“今观其器,上园似天,下平似地,中空准六合,弦柱十二,拟十二月。设之则四象存,鼓之则五音发。体合法度,节究哀乐,斯乃仁智之器也。” |
南北朝时期:传入朝鲜 | 伽倻琴 |
十二弦筝约在南北朝时期传到了朝鲜,当时的伽倻国音乐家以十二弦筝为基础,加上本民族的特征而制出了十二弦伽倻琴。自此以后,伽倻琴世代相传至今,一直都是深受朝鲜民族喜爱的弹弦乐器。 |
唐宋时期:空前繁荣 | 13弦筝 |
在唐代的300多年里,古筝得到空前的繁荣,古筝弦数增至13弦,12弦和13弦筝长期并存,分别用于雅乐和俗乐。不过,随着历史的发展,原本没有资格登上大雅之堂的13弦筝逐渐取代了12弦筝,成为主流形制。 |
东传日本 | 勾托 |
十三弦筝在唐朝时流传到日本,并发展成为日本主要的民族乐器。日本称筝为Koto(勾托),明治时期,西洋音乐传入日本后,筝曲出现了新的创作模式,最杰出的要数盲人音乐家宫城道雄。在日本东大寺正仓院内,至今还珍藏着奈良时代(公元710~794)传入的唐制十三弦筝的残片。 |
元明清时期的缓慢发展 |
元代民间出现了14弦筝,到了明代,出现了15弦筝。清代的筝,继承历代艺术形式,广泛用于民间器乐和说唱音乐中。1949年以前,筝的发展处于缓慢状态。 |
当代的华丽蜕变 |
20世纪中叶,随着古筝音乐的发展与乐器改革的齐头并进,一度发展迟缓的古筝获得新生,成为了当今最受人们欢迎的民族乐器之一。优雅的外观、华丽的音响、丰富的曲目,让古筝艺术走进了千家万户。 |
1949年以后,筝这件古老的民间乐器,通过演奏家们与有关专家的推敲研究在对其形制与弦质改革的基础上,成功地研制出S型二十一弦尼龙钢丝缠弦筝。这种筝由于共鸣体加大,弦数增加,明显丰富了演奏的音响效果和发音的厚度。千古流传的筝,更显得委婉动听,富于神韵。S型二十一弦尼龙钢丝缠弦筝是中国和世界各地普遍流行的常用筝。 |
1965年,王昌元成功创作出了古筝曲《战台风》,《战台风》的出现,使古筝的演奏的技术、技巧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高度,从而结束了古筝只能轻弹慢揉的时代,此曲中的扫摇四点、密摇、扣摇、刮奏等来制造台风效果等技法,都是创新技法,提高且丰富了筝的表现能力。 |
20世纪70年代,赵曼琴在演奏实践中,创造使用了双弦过渡滑音、和弦长音、快拨及1/5泛音等新技巧。并突破传统的八度对称模式,创立了由轮指、弹轮、弹摇等几十种新指序构成的“快速指序技法体系”,使筝无须改变定弦即可单手演奏五声、七声及变化音阶的快速旋律,为筝由色彩乐器进入常奏乐器行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代表作品有《打虎上山》《井冈山上太阳红》等。 |
20世纪90年代以来,古筝创作迎来了百花争艳的春天。《黔中赋》的演奏首次运用快速的左手技法而成为亮点;在这时期中,作曲家们参与筝曲创作,增强了创新力度,他们突破传统五声性调式的局限,吸收了日本琉球调式、都节调式的色彩,借鉴了梅西安人工调式的经验,自行设计了许多新的调式,甚至创造了全新的“下方小三度加上方小二度”的调式色彩,每个八度分为三个环节,每个环节是一个大三度音程,在每个环节上都可以演奏同主音大小调的调式。新的调式色彩和多调性连环叠置的定弦方法,促进了演奏技法的变革。如《山魅》(徐晓林)、《幻想曲》(王建民曲)、《箜篌引》(庄曜曲)、《溟山》(王中山曲)等。在这些筝曲的定弦中,就为转调准备了条件。不同音区还采用不同音列,使不同音区演奏不同的调式色彩成为可能,既有对传统调式色彩的偏离,又有对传统调式色彩的回归。音程的变化又为新的音乐语言的诞生创造了条件。
而进入21世纪,涌现出一批青年古筝演奏家,其中以王中山、翟志荣、邱霁、袁莎、蒋周健、刘乐、鲍栋、宋心馨等老师为代表。多年来,这些演奏家多次出访了德国、奥地利、英国、法国、意大利、荷兰、俄罗斯、比利时、瑞士、瑞典、匈牙利、波兰、日本、新加坡、中国台湾、中国香港等多个地区和国家,使古筝这件乐器走向了世界。
刘乐 | 袁莎 | 王中山 | 宋心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