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源学说
早在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的战国时代,古筝于秦国(现陕西)一带广泛流传,故得名秦筝,已有2500余年的历史。关于古筝的起源,仍无定论。

 

分瑟为筝
唐代赵磷《因话录》中记载:“筝,秦乐也,乃琴之流。古瑟五十弦,自黄帝令素女鼓瑟,帝悲不止,破之,自后瑟至二十五弦。秦人鼓瑟,兄弟争之,又破为二。筝之名自此始。”宋代的《集韵》也支持这种观点:“秦俗薄恶,父子有争瑟者,人各其半,当时名为筝。”当然除了父子争瑟的说法而外,还有兄弟争瑟,以及姊妹争瑟的说法。日本元禄年间宫廷乐师冈昌名所著《乐道类集》中记载有:“秦有婉无义者。以一瑟传二女,二女争引破,终为二器,故号筝。”

 

兵器改良  
这种观点认为,古筝原本是战国时的一种兵器,后来在上面加上琴弦,拨动时发现悦耳动听,于是发展成乐器,因此有着“筝横为乐,立地成兵”的说法。随着时间的推移,兵器也越来越轻便,体积庞大的古筝便失去了兵器的作用,仅作为乐器的形式出现。 战国时的筝
音响命名
后汉刘熙《释名》筝条所说:“施弦高急,筝筝然也”,古筝的“筝”便是以音响效果命名的。

 

蒙恬造筝
汉代应邵《风俗通》载文:“筝,谨按《礼乐记》,五弦,筑身也。今并、凉二州筝形如瑟,不知谁所改作也。或曰蒙恬所造。”由此可知,汉代以前的古筝形制应为“五弦,筑身”,但是当时“并(山西)凉(甘肃)二州筝形如瑟”,应邵不知何人所作的改革,还记下了“蒙恬所造”的传闻,这又说明,汉代在西北地区已经流传瑟形的古筝了。唐代杜佑的《通典·乐四》记载:“筝,秦声也。”傅玄《筝赋序》曰:“以为蒙恬所造。

 

京房造筝
京房,西汉人,乐律学家。他曾经造了一种定音器,叫作“准”。又叫作“五音准”。十三弦,式样与十三弦的筝相像。《后汉书·律历志》中记载:“房又曰:竹声不可以度调,故作准以定数。准之状如瑟,长丈而十三弦。隐间九尺,以应黄钟之律九寸。中央一弦,下有画分寸以为六十律清浊之节。”陈肠《乐书》提到京房的“准”,说它是“筝”:“京房制五音准如瑟,十三弦,实乃筝也。”

 

后夔创制,子野考成
晋朝陶融的妻子陈窈,人称陈夫人。她有一篇《筝赋》,其中有“后夔创制,子野考成”这句话。“夔”(“后”是对他的尊称)是传说中大舜时代的一位乐官。“子野”是春秋时代晋国乐师即琴家师旷。师旷姓施,名旷,字子野。“考成”即完成之意。

 

起源古越
20世纪80、90年代曾经有两处出土文物,被一些古筝界人士认为是筝,因其系在我国东南的古越地出土,还曾被称为“越筝”。其中两件是1979年江西贵溪崖墓出土的,另一件是1991年江苏吴桥出土的。有的文章曾将这两处出土文物用作春秋末期或战国初期十三弦筝存在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