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sin-ka-pho)源自于福建话对于英语名称“Singapore”的音译。其英文名则来自马来语“Singapura”,继而来自梵语“सिंहपुर”(IAST: Siṃhapura),其中siṃha意为狮子,pura意为城市,因此新加坡又被称为“狮城”,其国徽和著名象征鱼尾狮也源于此。过去,“新加坡”一直用“新嘉坡”作为其独立初期的通用国名。 1967年新加坡政府成立统一街名翻译委员会,开始对新加坡的地名、街名进行统一工作。1972年4月25日,“新加坡”正式成为国家的华文译名。新加坡独立之前出现不少衍生的国名称谓,例如“星嘉坡”、“星加坡”、“新架坡”、“星架坡”、“石叻”、“叻埠”、“石叻埠”和“实叻埠”等,而外界也普遍以“星洲”、“狮城”或“星国”作为简称来描述新加坡。 早期新加坡名为淡马锡,新加坡的别名有新嘉坡、星架坡、星加坡、星洲、星港、星岛、星国、狮城、石叻、石叻坡、叻埠、昭南等。最早的名称为“Pulau Ujong”(命名于3世纪),在马来语中意思为“(马来半岛)末端的岛屿”。 中国三国时期吴国康泰在出使南海诸国后写成的《扶南土俗》中记载“拘利正东行,极崎头海边有居人,人皆有尾五六寸,名蒲罗中国,其俗食人”,许云樵据此在《马来亚史》中提出“蒲罗中国”为马来语“Pulau Ujong”的音译,其马来语意为“极端的岛国”也和记载中“极崎头海边”相符,是当时新加坡的名称,官方的《新加坡年鉴》在1999至2005年间也采信了该说法;但饶宗颐、陈育崧等学者认为其证据不足,并提出康泰出使时初具雏形的古马来语尚未出现,且“拘利正东行”的记载也与拘利和新加坡实际的地理位置不符等反对意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