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是缅族人的书面语自称。汉译名“缅甸”之源有多种说法。有称汉朝称缅甸为掸、唐朝称骠,12世纪初的宋朝后始称“缅甸”,“缅”寓意“遥远”、而中缅边界一带的山间谷地在当地称作“甸”。也有称宋朝称蒲甘、元朝称缅国,明朝起始称缅甸。姜永仁认为,“缅”字为缅文Myan的译音,“甸”字依王婆楞观点为“路途遥远受皇封之地”,但同时有学者认为“缅”系缅文Taing(国家、地区)或者傣文Ting(国家)、Tung(地区)等字音变后的汉译音。 缅甸之名,掸人称曼(Man),孟人称缅马(Mirma),英人称Burma,缅人称Myan Ma或Bama,均得名自梵文Brahma。 缅甸语中,缅甸被称为“缅马”(မြန်မာ Myañma/Myăma)(或记作“缅玛”),同时存在口语读音“㛧马/跁马”(ဗမာ Băma,古译“怕魔”)。1948年起,缅甸独立,缅甸语成为官方语言,前者代替后者成为缅甸的官方名称;1989年,缅甸军政府将“冕马”的音译作为国家官方外文名,世上大部分国家依其自主意愿亦同改称;不过某些地方还是习惯以旧名称之,如在泰国,“葩马”(พม่า Pá-mâa)仍比“缅马”(เมียนมา Miian-maa)常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