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胎生是指动物的卵在母体内发育成新的个体后才产出母体的生殖方式。这是动物长期适应的结果,是动物对不良环境的长期适应形成的繁殖方式,使得母体对胚胎起到保护和孵化作用。
卵胎生鱼的繁殖方式与哺乳动物的繁殖方式都是体内受精。但是它们根本的区别是哺乳动物的胎儿是靠母体的营养维持生命,而卵胎生鱼则是靠在母体内受精卵的卵黄素维持生命。
卵胎生鳉科鱼大多为小型的鱼类,它们具有色彩丰富、生长期短、容易饲养的特点。初次饲养热带淡水观赏鱼的,往往选择此类鱼饲养。卵胎生鳉科鱼对饲养环境要求不高,但是要注意的是,此类鱼喜欢在偏碱性的水质中生活。
卵胎生鱼主要生活在北美洲南部与南美洲的淡水水域中,因为那里水流缓慢,水草繁茂,食物丰富,因此深受卵胎生鱼喜爱。
卵胎生的鱼类一般是卵在母体内受精发育,受精卵形成的胚体与母体发生血液循环上的联系,其营养不仅来自本体的卵黄,也需母体供给,如灰星鲨等。
接着让我们为你详细介绍卵胎生鱼的种类。
1.孔雀鱼
别名彩虹鱼、百万鱼、库比鱼。孔雀鱼体形修长,有极为美丽的尾鳍。
1.孔雀鱼
成年雄鱼体长3厘米左右,体色艳基色有淡红、淡绿、淡黄、红、紫、孔雀蓝等。
1.孔雀鱼
孔雀鱼适应性很强,最适宜生长温度为22—24℃,喜微碱性水质
1.孔雀鱼
孔雀鱼易养,但要优良的环境才能培养体色艳丽,体形优美的孔雀鱼。
2.剑尾鱼
雄鱼尾鳍下端延长似剑,其长度超过体长,剑尾绿色或橙色,边缘黑色,背鳍上有红斑。
2.剑尾鱼
别名剑鱼、青剑。成鱼体长可达10厘米,通体橄榄色,鳞片边缘褐色。
2.剑尾鱼
剑尾鱼在水温20—25℃,弱酸性、中性或微碱性水中都能正常生长和繁殖。
2.剑尾鱼
剑尾鱼为杂食性,性格温和,易和别的热带鱼混养。
3.月光鱼
别名新月鱼、满鱼。纺锤形,头小眼大,吻尖,胸腹部较圆,近尾部渐趋侧扁,尾柄宽阔,尾鳍圆弧形,背鳍位于身体中部偏后,外缘圆弧形。
3.月光鱼
月光鱼能与剑尾鱼杂交。同时月光鱼易变异,已稳定的品种不宜与剑尾鱼或别的月光鱼混养。
3.月光鱼
此鱼喜中性偏碱硬水,pH7—7.4,水温22—26℃,在0.5%~1%盐水中生长较好。杂食性,性情温顺。
3.月光鱼
繁殖适宜水温为26℃左右,硬度9~10度左右,1尾雌鱼可产下鱼苗30—40尾。
4.玛丽鱼
别名摩利鱼。原产于墨西哥及美国佛罗里达州和得克萨斯州沿海一带,属于浅海鱼类。
4.玛丽鱼
经过人工不断培养驯化的玛丽鱼基本适应了淡水环境,但需在饲养水中须经常放入一些盐,否则容易生白霉病。
4.玛丽鱼
玛丽鱼类食性较杂,除动物性饵料外,还喜欢吃植物性饵料,它们会不停地啃食水草和缸壁上的青苔,所以又有鱼缸清洁夫的美称。
4.玛丽鱼
玛丽鱼体长一般8厘米左右,胎生,适宜饲养水温24℃ ~ 26℃,水质略呈碱性,pH值7.2 ~ 7.4。
5.鹤嘴鱼
鱼身长达10厘米,体圆筒形较纤细,头背部至尾柄平直。主要特征是下颌向前延长,不能活动,上颌短小呈三角形,能活动张合。
5.鹤嘴鱼
鹤嘴鱼主要分布于新加坡、印尼苏门答腊岛、泰国
5.鹤嘴鱼
鹤嘴鱼喜含盐水质。雌鱼怀孕和幼鱼成长期,水中不可缺盐。最宜水温26-28℃。
5.鹤嘴鱼
喜食动物性饲料和活饵料,也食苍蝇等小昆虫。雄鱼之间好斗,但与其他鱼类不斗,可以和它种鱼混养。
6.帆鳍玛丽
帆鳍玛丽对水质比较敏感,宜生活在弱碱性水中,喜稍含盐水质。
6.帆鳍玛丽
帆鳍玛丽性情活泼好动,可以其他水质要求相近的小鱼混养。
6.帆鳍玛丽
身长8-10厘米,体幅前后身近似等宽。头吻尖小,尾柄宽长。背鳍前高后稍窄,鳍基长,起自头后背部到尾柄前止
6.帆鳍玛丽
需常换新水,防止水质酸化,帆鳍玛丽在偏酸性的老水中不易成活。
7.三色鱼
三色鱼,又名鸳鸯鱼、落日红。它的体形似孔雀鱼母鱼,身长达6—8厘米,体态粗壮。
7.三色鱼
三色鱼喜在弱碱性水中生活,要求水质清洁,杂食性,性情温和,可以混养。
7.三色鱼
雄鱼比雌鱼小,体色艳丽,背鳍高大;雌鱼体长大肥状,腹部圆大,体泽较雄鱼逊色。
7.三色鱼
成熟雌鱼饵料质量好,一月可以产仔1次,1次可产仔几十尾或上百尾。
8.食蚊鱼
食蚊鱼原产美国得克萨斯—瓜达鲁普河,是暖温性小型鱼类。
8.食蚊鱼
食蚊鱼是暖温性小型鱼类,生活于水库、湖泊、坝塘、沼泽、稻田、水渠、洼地等各类静水水体
8.食蚊鱼
食蚊鱼集群游泳于水的表层,行动活泼、敏捷,以水生无脊椎动物为食。
8.食蚊鱼
食蚊鱼为小型鱼类,因它擅长捕食各种孑孓,能消灭传播疟疾和黄热病病源的蚊子幼虫,因而已广泛移植于世界各地。
卵胎生鱼是热带鱼中最普通、最为人们喜爱饲养的一种鱼。它体小玲珑,活泼好动,雄鱼体长3厘米左右;雌鱼体长可达6厘米。雄鱼体色斑斓多彩,有红、橙黄、绿、青、蓝、紫等色。
其尾鳍和体腹上有蓝红色圆斑,其周围有淡色环纹,似孔雀尾翎花色,故以得名。雌鱼较雄鱼体色逊色得多,多为单一银灰色,尾鳍上虽有一些花纹,均没有雄鱼的鲜艳。卵胎生鱼的繁殖力很强,经过人们长期杂交培育,产生了许多花色品种,千姿百态。
卵胎生鱼性情温和,能和其他热带鱼混养,平时活泼好动,雌鱼受惊后及易跳跃。卵胎生鱼可以接受的水温从18℃到34℃,如果低于18℃比较容易发生一些状况,例如:食欲不振、精神痿糜、也容易感染水霉等疾病,所以可视个人情况决定是否使用加温器。
夏天室温常常高于30℃以上,加上天气热,饲主通常会较懒得换水,因此水中饲料残存、排泄物、亚硝酸等浓度皆会快速提高,到达威胁卵胎生鱼生存的地步。而且高温伴随而来的是卵胎生鱼的代谢速率过快,造成体内钙质的大量流失,因此大型的老母鱼很容易出现脊椎弯曲的情形,弯曲越大,越容易压迫内脏威胁卵胎生鱼的生存。
卵胎生鱼繁殖力强,性成熟早,幼鱼经3-4个月饲养便进入成熟期可以繁殖后代,性成熟迟早与水温高低、饲养条件密切相关。
卵胎生鱼繁殖时要选择一个较大的水族缸,水温保持在26摄氏度。同时要多种一些水草,然后按1雄配4雌的比例防入种鱼。待鱼发情后,雌鱼腹部逐渐膨大,出现黑色胎斑。
雄鱼此时不短追逐雌鱼,当雌鱼胎斑变得大而黑、肛门突出时,可捞入另一水族箱内待产。雌鱼产仔后,要立即将其捞出,以免吃掉仔鱼。卵胎生鱼每月产仔一次,视雌鱼大小,每次可产10-80尾仔鱼,一年产仔量相当多,故有“百万鱼”之称。
卵胎生鱼是热带鱼中最普通、最为人们喜爱饲养的一种鱼。它体小玲珑,活泼好动,雄鱼体长3厘米左右,其尾柄及尾鳍占身长的2/3左右;雌鱼体长可达6厘米,其尾柄及尾鳍占全身的1/2以上。雄鱼体色斑斓多彩,有红、橙黄、绿、青、蓝、紫等色,基调色为淡红、淡绿、淡黄、红、紫和孔雀蓝等。
尾鳍和体腹上有蓝红色圆斑,其周围有淡色环纹,似孔雀尾翎花色,故以得名。背鳍短而高,尾鳍宽而长,并有琴尾、圆尾、上剑尾、下剑尾、叉尾、方形尾、火炬尾、齿尾、大尾等各种形状。雌鱼较雄鱼体色逊色得多,多为单一银灰色,尾鳍上虽有一些花纹,均没有雄鱼的鲜艳。